小新村村委会广场
新建的占地3500平方米、办公面积240平方米的村委会宽敞明亮,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全村村容村貌整洁,黑色柏油路四通八达,村路两侧的文化墙清新靓丽,更让人们感受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走进这个历史悠久的小村庄,让人深深体会到了古风今韵的风采。如今,小新村村民正从实际出发,按照美丽宜居乡村发展的要求,把古朴风韵和现代自然魅力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造幸福宜居村庄的新篇章。
八里街道小新村
强基固本宜民
小新村历史悠久,因清朝封疆大吏平南敬亲王尚可喜归葬于此而闻名。近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宜居乡村的发展,采用“村村联建,一村一品”等方式,按照宜居乡村建设发展要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从村两委班子管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到环境改善、文明乡风的营造,做到落实责任,靠前指挥,力创成效。小新村依据地域及人文特点,确立了“宜居示范,和谐发展”的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小新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村民鼓足干劲,发扬当代愚公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从 2013年开始不遗余力地开展宜居新村建设工作,为了开阔眼界组织村民代表开展了“走出去看新村,回小新谋发展”活动,通过到中小镇岳家村、中小村,析木镇上林村、下林村,腾鳌镇黄士堡村参观考察,召开班子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定了《小新村宜居建设发展方案》,为小新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村级事务管理上,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重大事项一律采取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定夺,坚持决议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八里街道小新村
规划创收富民
按着全村古朴风韵和现代自然魅力相结合的特点,村两委班子立足实际,确立了“三产并重、特色鲜明、和谐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以水稻种植、畜禽养殖为主的农业特色;以发展砖厂为主的工业特色;以四轮拖拉机红砖营运为主的运输特色。多年来,小新村水稻年产量总是稳定在30余万斤,砖厂年集体创收10余万元,130余户四轮运输户,年收入均在五六万元,这些产业的发展,使小新村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全镇前列。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收入的提高,小新村人又把发展目标转移到畜禽养殖和尚氏文化的开发利用上,目前,在畜禽养殖中,采用大户牵动的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养鸭户孙伟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养殖基地,年利润实现400余万元,解决了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10余户村民共同致富。
八里街道小新村
环境优美宜居
小新村两委班子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工作抓起,集中力量实施硬化、亮化、美化等民心工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全村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新貌,逐步向“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农村迈进。实施道路硬化,修建了进村主干路2.5公里柏油路,通组道路全部硬化。村主干路两侧修建污水排放边沟4000米,修建了2处固定垃圾排放池,在排放池边上显著位置,制作宣传板画,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美化村容村貌,在进村主干路、村中心路两侧栽植垂榆、梧桐、水蜡球等树1000余株,路侧及坡面栽植红王子锦带、丁香、串红等花近2万余株。修建文化墙4000多平方米,同时,配备了3名专职保洁员,专人负责日产日清,树木、草坪绿化修剪等各项维护和服务,保持村屯环境优美整洁。做好村路亮化工作,投资在进村主干路、村中心路两侧安装路灯100盏,极大的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八里街道小新村
乡风文明怡情
按照“培育新农民、建设文化村”的目标,小新村建立了农家文化书屋和1500平方米的农村文化活动广场。组建了群众文艺团体,开展扭秧歌、健身操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组织开展了评选文明示范户、创业致富典型等切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组织农民进行素质培训,宣民策、讲民事、树新风,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制定村规民约,禁止村民大操大办,村民精神面貌饱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邻里和睦相处,乡风敦厚质朴,多年来没有发生上访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
面对未来,小新村高起点规划,坚持以尚氏旅游开发项目为主体,以发展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为目标,通过农业、生态、人文、自然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突出民俗风情,结合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发展,形成融农家风光和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体现新农村新景象、新农业新篇章、新农民新风尚、新生活新质量的特色。如今,小新村正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精神,开发尚氏旅游文化发展,打造旅游品牌;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整体实力;优化自然环境,营造文明乡风,把一个古风与今韵相结合的小新村打造成为人居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宜居新农村。(胡艳丽 冉凤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