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林村村路干净整洁
析木街道下林村是合并村,9个村民小组,2200口人,分管下林、大同峪自然屯。全村紧紧抓住海城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文明城市村镇的有利时机,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全力抓好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狠抓文明建设,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树立新风尚,开展最美下林人评选和争当文明村、文明户、比修养竞赛活动,使其获得鞍山、海城宜居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荣誉。
曾几何时,这个东部小山村以脏乱差闻名。垃圾成堆,脏物随处可见,村内杂物堆、土堆、粪堆占道连片,污水横流,百姓叫苦连天,环境整治成为这个村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下,在析木新城和上级党委政府指导帮助下,村里按照建设美丽宜居新村的要求,从整治村屯环境入手,村两委班子攻坚克难,党员干部带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为了村路整洁,道路宽敞,清除占道的土堆、粪堆、垃圾,整治柴草垛和破旧院墙,对一些“钉子户”,村干部反复做思想动员工作。村干部和党员起带头作用,从自家的房前屋后做起,自觉清除垃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行动,深深地触动了村民,两委班子因势利导,整治环境的攻坚战就此打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清理村内各种垃圾5000多立方米,垃圾、土堆不见了,排水沟渠畅通,生活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为了搞好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2012至2014年,村两委班子在争取上级投入和自筹自资相结合的办法,共筹集资金940万元修建村内河道护岸堤坝800米,跨河桥涵4座。实施自来水工程,让全村2/3的村民吃上了甘甜洁净的自来水。新修村内柏油路1.6公里,新修文化墙4800米,整修村内污水排放渠道4000米,新修村内污水排放渠330米,建设村内文化广场6个,面积达6800平方米。
下林村是一个以果业生产为主的小山村,果树收入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莳弄果树劳动强度大,成熟的果品因道路问题销售不畅,价格偏低,果农们对果树生产缺乏信心。为了增加百姓福祉,提高百姓收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代表、村民多次外出考察,制定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建设宜游宜玩宜摘宜观光的果品采摘观光园,并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支持。观光园区占地150多亩,园区内修建果树作业路5.7公里。在修路过程中,涉及60多户村民,上千棵果树被清理,可是村民们无怨无悔,不要任何补偿。这条道路的建成,当年就见到了效益,今年下林村1000多万斤的水果,就让果农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收入的增加,让下林人看到了宜居新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为了使村容村貌达到整齐划一,下林村又在村内道路两侧修建了徽派式文化墙4600米,2015新建村委会580平方米,旅游服务中心280平方米。为了提高采摘园的形象,修建了采摘园山门,并在山门边上新建了仿古式二层小楼,用于果品品尝、储存、展示的接洽。
如今,平坦宽敞的柏油路贯通整个村庄,道路两侧徽派式的文化墙,让人们体会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休闲广场,让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这就是宜居乡村建设带给下林村的丰硕成果。下一步,全村将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以百倍的信心,十足的干劲,向着省级、市级美丽宜居先进村和精神文明先进村迈进。(邢福吉 冉凤阁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