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鳌温泉管理区后房村
村路干净整洁,两侧绿树成荫,垃圾定点存放,文化广场设施齐全……这一处处美丽的乡村景色,正是5日记者在腾鳌温泉管理区后房村看到的场景。采访当天,记者遇到了家住后房村、今年77岁的朱玉禄老人,每天早上9点多钟,他都会到文化广场上遛弯?!傲侥昵埃饫锘故歉龃笏?,现在被修建成了文化广场,每天晚上,这里都特别热闹,年轻人来打篮球,中老年人跳广场舞,文化广场丰富了大伙儿的生活?!敝煊衤挥檬种缸盼幕愠∷?,这两年,村里有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广场、文化墙、路灯以及道路的修建让村里变得更加规整,漂亮了。“每家每户把垃圾投放到就近的垃圾箱,每隔一两天就会将垃圾集中清运走,这样一来,村里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腾鳌温泉管理区西荒村,村路两侧十分干净整洁,道路上几乎看不到垃圾乱堆乱放的状况。腾鳌温泉管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13年起,腾鳌温泉管理区相继展开了美丽乡村示范村、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围绕实施净化、亮化、美化、绿化“四化”工程,修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墙、路灯、路边沟、垃圾临时存放点、垃圾箱等设施,在各村主要道路两侧栽植了风景树。目前,腾鳌温泉管理区已经完成东四方台村、后房村、西荒村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今年,又对榆台、泥沟2个村进行了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通过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这些村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后房村和西荒村的变化得益于海城市“宜居乡村”工程(即国家倡导的“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记者从海城市建设局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海城市393个行政村均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两年来,海城市建设局坚持把“宜居乡村”工程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新型城镇化和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的重要抓手。按照“村6有、镇9有”的实施标准,紧密围绕“四项治理、四项改造、六个提升和一个打造”基本任务,海城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改造和村屯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面改善了海城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两年里,海城每年都投入7亿元左右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的改造,其中新建农村道路295.7公里,改造农村饮水设施10处、农村安装路灯4916盏,绿化村屯道路612公里,新建主干道路沿线镇景观绿地125万平方米;建设规?;撤啾愦砩枋?2处,启动了秸秆资源化再利用项目;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建设污水处理设施6处,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4.8万吨。目前,海城全市393个行政村均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达到宜居乡村标准的行政村196个、建成省级宜居示范村28个。(千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