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皙(右)接受鞍山日报记者采访
海城作为鞍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县(市)区,今年初也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借此良机,海城市领导班子决心把创城工作作为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来打,全力实现创城目标。23日,海城市委副书记周晓皙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海城全市上下凝聚共识,同心协力,全民共建,营造出了浓厚的创城氛围,形成了全市各层次同行动、多点面共开花的良好局面。
记者:作为鞍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县(市)区,同时也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海城在创城方面有什么总体部署?
周晓皙:今年初,海城市委制定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的总体战略,明确了“方向百姓共识、过程百姓共建、工作百姓共评、成果百姓共享”的创建理念,其根本立足点在于“创建为民、成果共享”。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急于解决的突出问题、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寻求创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全面实施整治、建设工程,使创建工作更加贴近百姓工作生活,让百姓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显著变化。针对创城工作,海城市开展了广泛深入、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发动,首先做到凝聚共识,全民参与。随之创城推进工作与宣传工作同步展开,力求稳步深入,保持成果,达到日久见功。
记者:目前针对鞍山和海城的创城工作,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周晓皙: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测评体系,海城市制定出了详尽的创建方案,细化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和目标,做到了各责任单位任务清晰,目标明确,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创城工作开展有重点分步骤,今年4月至5月份,海城市针对市容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分阶段实施了集中整治街头非法小广告、城市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城市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等三大战役,三大专项整治行动遵照“合情合法、有理有据”的原则,采取“集中整治,重点突破,强化管理,加强宣传”的措施,历时一个多月,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百姓的普遍赞同。
针对鞍山市创城工作指挥部发布的《创城重点任务攻坚方案》提出的要求,海城市委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重点部署,将之确定为重点攻坚任务来抓,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市级领导分别牵头,详细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制定出具体的整治措施,并设定了整治标准与完成期限。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督查考核办法,时时予以跟踪、检查、督办。
记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现实需要。海城承担了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土地改革试点和全国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四个国家项目,能否结合创城工作,谈谈农村工作的具体情况?
周晓皙:目前,海城市围绕7个方面重点问题展开的创城推进工作正处于稳步进行之中。海城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抓手,已经规划出三年建设目标,按逐年增加的方式,计划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目前展开了3个示范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近期新建10个美丽乡村;针对农村改路、改水、改厕和旧村改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各镇村积极行动,规划设定标准,建立示范点,逐村逐户予以实施,实行稳步推进;在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方面,依照属地、属事、属权的原则,明确内容措施,细化整治目标,将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全力达到解决问题、规范管理、形成常态;针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海城市已经开展了五道河流域5个镇44个村的垃圾治理和市区周边八个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今年还将采用社会化投资办法,建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海城市已经把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方案中,明确标准、户数、评比办法,开始运行;农村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大院建设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等方面工作,也已经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方案,推进工作已经逐点落实,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其中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程预计到年底将实现全覆盖。(鞍山日报 记者 徐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