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角书屋的主人陈宇
落角书屋
“陈大哥,我要看《呼啸山庄》……”“陈叔叔,我借那本《小兵张嘎》的小人书……”“好,别着急,我给你拿,先登记好?!?2日9时,在海城百汇香山小区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车库内,陈宇正在书架前忙活着。桌上摆放着沏好了的菊花茶,孩子们在一个小桌子前读书,也有大人来借书的。这里就是陈宇自办已2年的公益书屋?!笆詹赝际槭俏业陌茫沂詹氐氖榧掷嗪芏?。从文学艺术、社会历史、伟人著作,到法律、经济,只要是我认为有用的,我都会买回来?!苯衲?4岁的陈宇是海城市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就养成了爱读书看报的习惯。每次出门办事,他一准会跑书店、进报亭,买几本爱看又实用的书刊。即便后来工作繁忙也总是忙里偷闲读上那么一段。这么多年来,他自己也说不清买了多少图书。
2013年7月,陈宇看到自家小区内有个车库外兑,立刻萌发了办一个公益书屋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后,陈宇就花了近20万元将该车库购置下来,花了几千元请人换了新门窗,又把屋子装修了,还亲自动手打造了一套桌椅。文学、历史、自然科学、少儿读物等14个种类的图书,被整齐地摆放上崭新的书架。就这样,“落角书屋”正式开办起来了。
为啥书屋起名叫“落角”?陈宇告诉记者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他个人十分喜爱的一本前苏联作家所著的读物就叫《落角》;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书屋可以成为行人或环卫工人的好去处,在他们疲惫的时候,能来这落落脚,乘乘凉,避避寒,顺便也看看书。
记者看到,在书屋内,草笼、扁担、秧凳、簸箕、缝纫机这些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的农耕生产、生活用品被摆放于各个角落,让整个书屋显得古色古香?!叭缃?,农民逐渐‘洗脚上田’,很多传统的农耕文化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孩子们更是对农耕社会基本没有什么印象和概念。”陈宇告诉记者,之所以将书屋这样布置,他就是希望通过各种实景的展示,让孩子们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我国的传统农耕文化,感受到祖辈们的勤劳与智慧。
在陈宇的书屋里,藏书近千册,每晚七点到十点,这里都是免费开放的。如果需求大,周末也会全天开放。借书者只要留下电话号码和名字就可以把书借走,也可以在书屋内阅读。因为图书门类齐全,知识实用,加之环境装饰别具一格,书屋不但吸引了本小区的居民,就连周边社区的读书爱好者也都跑来看书。特别是到了假期,周边几所中学的学生更是抢着到这里借阅新上架的文学读物。“孩子回家吃完饭后,就爱往书屋跑,说七点半得准时听管理员叔叔讲故事。”“这里环境好,人更好。平时吃完饭后,就跑到书屋来看自己喜欢的书,很不错?!辈簧倬用穸级允槲菰薏痪?。两年来,不论晴天,还是下雨,这里的大门总是敞开着,茶水也是常备着?!翱词榈娜硕嗖欢嗝还叵担灰腥丝?,特别是孩子,我就会把书屋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了为止?!背掠钏底约赫娴陌??!笆槲菹衷谟胁簧俣捞氐拇衬?,比如不能因为光看课外书而耽误学习,所以书屋规定孩子们在考试前十天里不能借书,孩子们爱看好书、新书,所以要不断更新书库,这样才能吸引孩子来看书……”谈起书屋的未来,陈宇有说不完的话。(千山晚报记者 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