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作画
日前,我市残疾画家顾恩龙参加了中国残联在北京举办的“百人优秀残疾人艺术家推荐活动”书画展,并且荣获“优秀残疾人艺术”称号?;匙啪磁宓男那?,记者来到位于北关大酒店附近的恩龙康复中心,倾听一个强者如歌的诉说。
谈起与书画的情缘和去北京参加书画展的事情,年过六旬的顾恩龙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此次北京之行,不仅见到了一些知名画家,也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点,受益匪浅。顾恩龙出生在接文镇宋家村,3岁那年在玩耍时不慎将腰摔坏,成为一个残疾孩子。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与关爱下,他完成了初中学业。他从小就很有绘画天赋,幻想着有一天用画笔尽情描绘家乡的青山绿水。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长的不漂亮,但要活得漂亮。为了活得漂亮,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生活,他搞过运输,蹬过三轮车,开过卖店,画过玻璃画,还刻苦自学中医,1996年他到辽宁中医院进修,2001年获得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接文开了一家康复中心,日子渐渐好了起来。2005年,康复中心由接文迁至北关大酒店附近。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压垮他对书画的热爱,无数个春秋冬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一笔一划在纸上尽情地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他认为,他与书画的情愫是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与默契,这种默契是一份甜蜜,是一份温馨,是值得用一生的守望来固守的精神家园,是心灵的一种境界,一种感悟,一种触摸,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的感知和认可。正是这种认知,让他插上梦想的翅膀飞翔在精神家园里。顾恩龙自信地说,上帝无情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开启了一扇窗户,就看你怎样去沐浴外面的阳光。由于他医术精湛,襟怀坦荡,认识他的人都感到亲切,生意日益红火。在给人们解除病痛的同时,周围的人们也无微不至的关怀呵护他,他的衣服脏了,就会有人主动去洗;手机欠费了,会有人主动给他交上;他需要资料,就会有人给他送来;过节了,会有人为他送去热气腾腾的饺子。他深知没有党和国家的帮助,就没有他的现在,没有残联和家乡父老的关爱,就没有他的现在,没有周围人对他的呵护,就没有他的现在。他拿起了手中的画笔,用钢笔画速写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家乡的山水,画新农村美景,画和谐社会新貌,画老城的风土人情。他的每一幅作品不仅有一种生命的力量,更传递着美的信息,让人耳目一新。小小的康复中心不仅能够治疗人们躯体上的疾病,而且成为一些人精神上的疗养圣地,人们在这里徜徉,感受笔底乾坤的璀璨。
在康复中心有一幅拓片作品《先师孔子》,顾恩龙用3个月时间制作这张画的拓片,其中最难雕刻的就是面部与胡须,仅这一部分花了总时间的一半。每一个欣赏者都会被作品栩栩如生的面容,惟妙惟肖的神态所吸引,纷纷与该作品合影留念。这部作品参加了2010年的“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并被评为优秀作品。他创作的画总让人感觉有一种力量在崛起,即使是山间路边的一棵古树,也让人感到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生命活力。一山一水总关情。家乡的山山水水,在他的笔下都是那么的有灵性,那么的亲切。他的毛体书法也堪称一绝,他还擅长将毛体字制作成拓片画,他的拓片作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展展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他被吸收为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成为省内第一个加入国家毛体协会的残疾人,提升了残疾人在艺术圈的地位,辽宁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多次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
令顾恩龙难忘的是在沈阳残韵之美艺术节活动现场,他挥毫泼墨,一个大大的龙字跃然纸上,他不停地挥洒手中的笔,一只小虾活灵活现地在纸上游动嬉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省市领导及国家来的专家都对他笔下的虾和苍劲饱满的龙字赞叹不已。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理解残疾人,他加入了鞍山残疾人艺术团,通过文艺的形式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大奖赛,并多次获奖。2006年,他的草书作品在海城市迎新春庆丰收农民书画展中荣获二等奖;2007年,拓片作品《后羿》荣获鞍山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展优秀奖;拓片作品《对联》荣获辽宁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期间举行的辽宁省农民书画展优秀奖;2010年,拓片作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荣获“诺德”杯毛体书法书画展优秀奖,并且参加了全国巡展。同年,拓片作品《先师孔子》代表辽宁省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受到业内人士好评。拓片作品《先师孔子》因为他独特的艺术魅力,荣获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艺家联合会联合颁发的优秀作品奖。2018年,顾恩龙荣获全国“优秀残疾人艺术家”称号。
顾恩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近年举办个人书画展,将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鼓舞更多的残疾人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身残志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