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种子公司住宅小区1997年开发建设,属于老旧小区。改造前的小区犹如农家菜园,大片的小区空地被长长的垄沟和垄台分割开来,四周立起的简易栅栏杂乱无章。因为缺少绿化遮挡,沿街的部分住宅楼暴露在外。居民家中不仅噪音大,窗台、衣柜即便是天天清理,还是经常积满灰尘。
为解决困扰居民的绿化难题,海城市住建局实施改造升级过程中,对该小区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部分野蛮生长的植物被迁移,小区内重新铺设了840平方米草坪,新增了砖石桌椅、地面方砖及配套设施。小区的外围不但建设了全新的护栏,沿街部分还栽种了75棵绿植,为小区居民送来了一片清凉??醋啪幼《嗄甑男∏廊灰恍?,400余户居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惠及群众的全社会工程,要贴近百姓所想、紧跟百姓所需、反映百姓心声?!焙3鞘形拿靼煜喙馗涸鹑吮硎荆衲暌岳?,海城市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秩序整治、违建拆除和广告牌治理、空中飞线与“小锅盖”整治等工作,一方面提升了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着力解决了城市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也把群众身边事办得更好,让民生幸福持续“加码”。在老旧小区专项整治中,海城市已有2.5万户居民直接受益。文明城市创建,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让文明成果普惠民生。从加强垃圾清运到规范自行车、电动车摆放,从清理小广告、路面污渍到应季花卉种植,海城市向“脏乱差”的源头“开刀”。今年以来,共更换垃圾桶1850个,对垃圾清运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垃圾无积存,日产日清。多举措的实施使市容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城市更美丽更宜居,群众更满意更幸福。
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更是主力军。海城市重新修订了《市民文明手册》,已免费向市民发放10万余册,全市建有1个市级实践中心、26个镇(街道)实践所、427个村(社区)实践站、500个实践点,围绕“新思想强信心、新文化聚民心、新关爱暖人心、新风尚筑同心”主题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将新习俗、新风尚、新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聚焦薄弱环节,充分尊重民意,补齐文明创建短板,海城市把实事做到了群众心坎儿上。曾经观望的市民感受到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变化,体会到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实惠,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共创美好生活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和受益者。 来源 鞍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