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到底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多大影响?除了焚烧是否有更为优化的垃圾处理方式? 破解 “ 垃 圾 围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新华社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
记者:垃圾焚烧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刘阳生:垃圾焚烧主要是在高温下,将垃圾里的有机物和污染物氧化分解变成小分子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和一些小分子的其它物质。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其它物质,如酸性气体、二噁英、重金属、粉尘,这些物质如果在排放浓度不达标的情况下,肯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公众最担心的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级致癌物———二噁英。
二噁英是一种有机物与氯一起加热就会产生的化合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化学现象。二噁英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在日常的吸烟、汽车尾气、露天焚烧、化工、石化、铸钢过程中均可产生。
现代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多项消除二噁英的可靠技术手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三T”控制技术,从源头上削减、控制二噁英的产生。即保持垃圾焚烧温度不低于850℃,烟气在850℃高温区停留时间大于2秒,烟气在炉膛内充分搅动混合,使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得以分解消失;同时,烟气净化系统中采用“活性碳喷射吸附”技术,有效吸附垃圾在炉膛内焚烧时未完全分解的二噁英,并且完善的烟气处理系统中配置有冷却塔,可以急速冷却高温烟气,使高温烟气快速降低到300度以下,防止二噁英的再次生成。通过烟囱排放的二噁英浓度低于0.1ng TEQ/m(欧盟2010标准)。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最终通过烟囱排出的二噁英是微量的,用个形象的比喻,垃圾焚烧发电排出一立方米的烟气中所含二噁英,只相当于烤肉产生排放一立方米的烟气中所含二噁英的一千分之一。
记者: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风险,垃圾焚烧厂是否有补救措施?
刘阳生:垃圾焚烧厂可能出现的风险就是设备出故障,比如布袋除尘器出问题了,那烟气排放肯定不达标。为避免这种极端情况出现,就要求垃圾焚烧厂对关键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和更新。
记者:目前我们的城市生活垃圾有哪些特点?它对垃圾处理有什么样的要求?
刘阳生: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很高,通常在40%到60%。如果是雨季,在南方甚至会到70%;有机质含量也挺高,主要是餐厨垃圾和厨余部分 。但热值不是很高 ,在1000kcal/kg到1100kcal/kg左右的水平。这些垃圾进到焚烧厂后,一般要在垃圾储存箱里停留5到7天,垃圾经过液氧发酵,水分降低20%左右,热值约提高20%以上,使垃圾进到焚烧炉焚烧时,它的热值能够满足1200kcal/kg,甚至会超过1600kcal/kg的水平。
记者:未来中国垃圾处理必须用垃圾焚烧的方式吗?目前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案吗?
刘阳生:垃圾处理不论采用什么技术措施,必须强调技术是可靠的、成熟的、有非常丰富的运行经验的,只有这样垃圾处理才是安全的。 (海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