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金明,1963年出生,耿庄镇大漠村人??航鹈鞯母改冈谴謇锞缤懦烦錾?,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文艺。80年代的农村生产队逢年过节的时候总要出来浪高跷,当时十四五岁的亢金明在姐姐的带动下加入了大队的文艺宣传队,从此踩上了高跷,这一踩,就是40多年。
1996年,亢金明加入了现如今的海城高跷艺术团,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邢传佩和杨敏的带领下,走向了正规化的高跷艺术生涯。此间20余年,亢金明跟随团里将海城高跷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特别是自海城高跷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は钅恳岳?,艺术团的演出活动更加频繁了。他们不仅在全国多个省市演出,还出访日本、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民间舞蹈风。
亢金明自从踩高跷以来,他的角色就是文丑,主要通过扮相,耍技逗哏引得观众发笑。他的绝活是平地叼人,他和搭档分别用嘴叼起绸子的一头,其中一人用嘴叼起绸子另一头坐在地上的人。每次表演绝活的时候,都引得在场观众纷纷叫好??航鹈魉担骸熬畋硌菪枰饺伺浜夏?,要想用嘴叼起一个人,需要很大的气力,但还不能用蛮劲,做不好两个人都会摔倒在地,这就需要多年的配合,用巧劲,才能表演得好?!?/span>
亢金明家主要是靠务农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没有演出的时候,他在家务农,赶上高跷团里有活动,他一走就要十天半个月,家里的农活就全靠他媳妇一个人打点。但是家人很支持他的演艺事业,正是因为对高跷的热爱,亢金明这一扭就是40多年。他从来没因为过个人的事情耽误过团里的演出。2011年,高跷艺术团赴台湾演出,而在赴台湾的前三天,亢金明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因为去台湾的证件是早就办好的,他不能因为个人的突发事件而耽误团里的大事,所以赴台湾演出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自从参加高跷艺术团以来,几乎每个春节,团里的演员们都是在外地过的春节,亢金明也不例外,每天都是腊月二十七八就出发了,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才能回来。提到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亢金明说:“这没有办法,虽然一到年三十、初一的时候会有点伤感,但是现在通讯手段也发达了,可以和家人视频通话,感觉还行,这么多年以来也习惯了?!?/span>
提起热爱的高跷,亢金明总有说不完的话,他说是高跷给了他这样一个农民无上的荣耀,他身为一个高跷人,为自己感到自豪。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就是,2014年,海城高跷受邀到非洲参加2014年塞舌尔“维多利亚国际嘉年华”活动,并获得嘉年华冠军??航鹈魉?,在宣布获奖国家的时候,首先宣布的季军和亚军,队员们都有些泄气了,没想到最后念出“CHINA”的时候,大家抱在一起激动得都哭了。这个场面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同时也深感作为一个浪跷人,能为国家争得荣誉,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
虽然亢金明今年已经55岁了,但是他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只要团里有需要,他就会一直扭下去?;匙哦愿啧味捞氐那榛?,亢金明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海城高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政府的重视,而且在传承人邢传佩和杨敏的带领下,海城高跷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海城高跷得以发扬光大,参加国内外重大节日的庆?;疃?,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海城高跷。 (海城市报)